Monday 16 March 2015

進學園活動: 價值人生講座系列 - 溯行而上


古希臘哲學家伊比鳩魯(Epicurus)認為,人生有兩位主人,一位是快樂,一位是痛苦,人都趨赴和善的快樂主人,而逃避嚴苛的痛苦主人;可是現實上,人並不容易得嘗所願,痛苦的多而快樂的少。講座嘗試剖解痛苦的本源,讓我們超越痛苦,溯行而上。

1. 撫平痛苦
人是求樂避苦的,但痛苦又不可免。謝醫生多年照顧癌症病人,見盡生離死別之處境,因感懷悟得痛苦原來有不同的面相。肉身的痛苦可以治療,心靈的痛苦則需愛的撫平、擁抱。

講者: 謝建泉醫生(前伊利沙伯醫院腫瘤科顧問醫生,生死教育學會創會會長)
日期: 2015年3月12日(星期四)


2. 明心見性
佛家認為痛苦的本源在「我執」。我們都知有我,皆知自我最重要。但有點很吊詭的,人愈是自我中心,煩惱愈深重難拔;甚至可以說,人類一切的苦難、罪惡、煩惱都跟自我有所勾連,於是佛家提出明心見性,如何將自我釋放出來。

講者: 衍空法師(香港大學佛學研究中心總監)
日期: 2015年3月19日(星期四)


3. 如何死法?
香港人用了大部份時間來考思慮如何享樂:吃盡全港美食名店,早機去晚機返,「血併」巴黎、米蘭……但我們很少想過某一天要倒下來的時候,我們要怎樣「去死」,死亡是一門學問,它要求真正的活著,要求活出不枉此生的意義。

講者: 陳曉蕾小姐(《死在香港》系列作者)
日期: 2015年3月26日(星期四)


4. 愛情輪迴
王家衛的電影只反複思量一個主題,從前世的《阿飛正傳》到今世的《花樣年華》,再發展至來世的《2046》,不同的性格組合,些微的差異,便構成「苦相的人間世」,同一中差異,而差異中卻又是同一,性格悲劇援入命運悲劇,化作「愛情輪迴」。

講者: 陶國璋博士(香港中文大學哲學系兼任教授)
日期: 2015年4月9日(星期四)
時間: 下午3時至5時
語言: 廣東話
查詢: 3943 9730 或 電郵 liblc@lib.cuhk.edu.hk
網上報名
活動詳情
香港中文大學圖書館及生死教育學會 合辦







No comments:

Post a Comment

1.本網站保留刊登或刪節留言的權利,並有權在不作通知的情況下刪除討論區上的任何內容。
2.公眾用戶在本網站的留言均為留言者之個人意見,不代表本網站的立場。